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

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

摘自《新民周刊》 记者张襦心

   交游茶界,亲见、听闻怪现状之多,深觉触目惊心。所谓爱之深,责之切。仅整理一二,列举如下。

 惊悚黄曲

 一位茶商的妻子私下对记者讲:“那个陈香就是霉味。你要是看过‘渥堆’,就再也不想喝普洱茶了,像蘑菇一样长菌丝。”

 今年3月,普洱茶还掀起过一场“致癌风波”。自称是“人体工程学教授”的李建军在微博中称“喝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,茶里有大量的致癌物‘黄曲毒素’”。

 从广州市疾控中心、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2011年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出,在广州进行对市场湿仓存储的普洱茶的检测中,抽查的70个普洱茶样品中,均可以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,其中,超过国家相关标准(5微克/公斤)的样品达到了8个,占全部样本的11%以上,更有3个样品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定值的1.5倍以上。这70个普洱茶样品中,还有63个(占93%以上的样品)具有超过国家标准的呕吐毒素(DON)。

 由此可见,含有黄曲霉毒素的,似乎并非个别样本。

 李代桃僵

 在普洱茶炒得最热的时候,甚至有很多人去重庆、福建一带收购绿茶原叶,拉回云南发酵,揉吧揉吧,压成茶饼面目全非,拿个纸一包,“天价普洱”就大功告成了,天知道连树种都不是一回事。更不用说,安溪铁观音、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这些被假冒的“老前辈”了。品茶之人,谁敢称没有喝过“学费茶”?更有茶友疾呼:“茶叶江湖太混乱了。我们现在已经不追求什么古树纯料、高山手采,仅仅要求喝的茶是名副其实的‘真茶’,是什么品种就是什么品种,是哪个季节采摘的就是哪个季节,是哪个等级就是哪个等级,但是求真在当今中国恰恰最难实现。”

 “美容茶”

 这是比较下作的茶商使的手段。绿茶的陈茶不好卖,那就来点染料,旧貌展新颜。这类茶用玻璃杯沏上,茶汤浑浊,不像真正的新茶那样清透。而且多泡一会儿把茶倒掉,杯壁还会留下一圈绿痕。

 一位相熟的安溪茶商则提醒记者,选购茉莉花茶也要留个心眼。为了让茶叶显毫,同时增加分量,已经有人往里添加石灰粉。如果看见白毫明显、貌似品质上乘的茉莉花茶,一定要坚持现场试泡,并自备一根筷子在玻璃杯中搅拌一下。如果发现茶汤变成白色或者杯底有白色粉末沉淀,恭喜你,中奖了!

 石灰粉还有另外一种“妙用”。行业资深人士竺君告诉记者:“我们国家大量出口的珠茶,按正常工艺是要用糯米作为原料来固定茶叶外形的,但近年来糯米不断涨价,2007年以前,部分黑心茶商采用石灰等原料代替,导致欧盟一度中断从中国进口茶叶。”

 “香精茶”

 当年没能销完的陈茶,不可避免的花香会降一点。谁肯真拿鲜花再去重新窨一下?茉莉香型的香精,就成为商家手中的“保鲜剂”。即使是新茶,该窨7次的,为了偷工减料,也许只窨5次。如果是低档茶,更没有人愿意糟蹋好花了,甚至捡点别人用过的茉莉花,随便窨一窨。无论是“香精茶”,还是“回炉茶”,花香都是浮在表面上的,开水一冲就没了。不像真正的茉莉花好茶,从头喝到尾,都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萦绕。

  “垃圾茶”

 凡是懂茶的朋友,绝对不在饭店点茶,也不喝单位发的防暑降温茶。如果要求必须点茶,也是弃之不用,自备茶叶。我有一位朋友,就是听说为饭店供茶利润巨高,特意承包了此项。一般饭店进的茶,比如铁观音,都是一斤几十元的。但在酒水单上,最便宜的茶一壶也要几十元,一壶茶,最多放10g茶叶。

 至于饭店免费供应的“餐前茶”,里面大多是是筛下来的边角料、碎末,几块钱一斤,堪称真正的“毒垃圾”。